【环球热闻】七日谈:调查研究莫把基层当“秀场”
(资料图)
出发一车子、开会一屋子、发言念稿子……随着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持续推进,一些地方作秀式调研有所冒头,不少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对。
调研不深不实,甚至把基层当秀场,其实是老问题了。从过往报道来看,有的干部“四处漫游”,调研之前,准备不足、提腿就去,“去哪里、调研什么、怎么调研”一概心中没底;有的“调而不研”,虽然到了基层,但坐不下板凳、说不上话,只是拍拍照片、“留痕”走人;有的“浅入浅出”,时间越短越好,过程越简越好,按着流程走,跟着套路来;有的“指手画脚”,基层干部群众没见几名,便开始指指点点,把调研搞成了说教……我们常说,调查研究要推开门、迈开腿。但如果只动腿、不动心,脚下生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,不带问题去、也不拿办法回,那就成了一种“脚尖上的形式主义”了。
察实情、出实招、办实事,是为了打破形式主义。而细数调研中的各路“秀法”,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只注重形式,而忽视了为谁调研、为何调研。具体来讲,首先是没耐心。调研不是一锤子买卖,往往需要细致调查、反复走访、长期关注,可一些干部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毅力、韧劲,调研一阵风,接续便没了“后话”。其次是不虚心。调研的过程其实是与基层探讨、向群众学习的过程,也是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。万里同志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时,经常一部小车、三两个人,直接到村入户,找干部探究农村“突围”问题,向群众讨教摆脱贫困的法子,为后来安徽打响农村改革第一炮打下了根基。反观当下不少干部,总是放不下架子,指示多、求教少,调研自然难有实效。
“形式主义,是我们党的大敌,人民的大敌。”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调研,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,其本身就是问题。于基层而言,各种调研扎堆,迎来送往十分疲惫,同时挤占干事时间。而从更大角度看,快速变革的时代,新情况、新课题层出不穷,老问题、老矛盾有新变化,呼唤着种种新办法、新创造。当此之时,靠深入调查研究发掘、梳理、归纳、提炼、升华,最终积累不断前行的智慧与力量,是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。换句话说,调研功课实不实,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,多少影响着后续决策的质量,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。若放任“脚尖歪风”,危害不容小觑。
调查研究犹如一座桥,连着真知与行动,也连着党心与民心。旗帜鲜明反对形式主义,在调查研究上多下真功夫、苦功夫、笨功夫,身入心更至,各项工作才能更加接地气、解民忧、得民心。
(原标题:调查研究莫把基层当“秀场”)
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晁星
流程编辑 刘伟利
关键词:
2023-04-14 09:08:02
2023-04-14 07:57:51
2023-04-14 06:55:49
2023-04-14 01:01:15
2023-04-13 22:00:11
2023-04-13 20:54:22
2023-04-13 20:00:32
2023-04-13 18:35:54
2023-04-13 17:39:39
2023-04-13 16:58:42
2023-04-13 16:07:37
2023-04-13 14:03:02
2023-04-13 13:12:22
2023-04-13 11:57:14
2023-04-13 11:18:55
2023-04-13 10:42:21
2023-04-13 10:05:37
2023-04-13 09:15:30
资讯
品牌